我们生命最深处的东西是合一的,但具体到我们每个生命中,这合一的生命能量最终表现出不同的形状和色彩来。我们总渴望融入各种各样的关系中,但我们首先要沉下来去接纳自己独特的形状和色彩。
小玲的来信
您好!今日是第一次给您写信,请问应该如何称呼您比较好呢?老师?医师?编辑?还是什么别的呢?请原谅我的无知……
我总觉得自己怪怪的,别人都处于某种情绪时,自己就好像一个局外人,不能和别人融于同一种感受中,就像有点不合群。为此,只好逼迫自己采取一些方法去融入其中,但还是会感到自己与别人有不同。就举个实例吧。
仍记得上世纪末时,《泰坦尼克号》很受欢迎,当时学校组织集体去电影院观看。我觉得不如想像中的好,仅仅开头倒叙的一段给了我一点淡淡的忧伤,其他就没什么感觉了。可是,结局的时候,别人都哭得淅沥哗啦的,自己却连一滴泪都没有,好像总觉得有点不妥。他们为什么哭得那么凶呢?真的有那么令人感动伤感吗?当时不断地在心中自问,可依旧没有答案。于是,就悄悄在袋子里把眼药水往纸巾上撒,然后取出纸巾往脸上抹,装作哭过的样子。回想起来,不免觉得当时的自己既无聊又无奈。后来,回到家里,闹剧仍在上演,亲戚们都给我买来了不少关于该戏的一些纪念品,还不停地说剧中的男主帅气、女主漂亮、剧情如何好。而我就道:“是呀!我也好喜欢喔。”然而,在我的心里却一直有个声音在说:“是吗?怎么我就没感觉呢?!”难道我真的如此眼拙吗?或许,因为好像没有谁说不好的,除了我。在最近一次朋友聚会中,朋友说说笑笑,有不少他们所认为的趣事,大伙儿都显得很快乐,但为什么我却感觉不到由衷的笑意呢?可是为了不让朋友发觉我的心不在焉,就硬是跟着大伙儿嘻嘻哈哈瞎扯着。是我没有融入其中吗?为什么我感觉不到他们的快乐氛围?
但往往就在别人没什么感觉的事情上,我却会或哀伤难过得猛掉泪,或开心得笑弯了嘴。为什么会如此,难道我总在状况外不成?还是自己没有跟别人的思想同步呢?还是我没有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呢?
虽然知道您不一定有时间回复我的疑问,但仍期待您能看一下……噢,糟了,自己好像又掉入了自恋的幻觉中了。
不过,无论如何,如果您看了本mail,我就要在此道声:谢谢!
小玲
心理学家武志红的回复
小玲:
你好!
就从《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开始说起吧,它大概是我第一部在北京大学校园外的电影院看的影片,所以当时的情景印象深刻。电影一开始,那种倒叙的手法,那种沧桑感,让我有触电的感觉,觉得这张电影票买得很值,这肯定会是一部好电影。
然而,随着电影的展开,我的失望越来越浓,我不喜欢男主人公,也不喜欢那个缺乏灵气的女主角,而当电影逐渐展开那种逻辑——“我们的爱情是最美好的,别人都是讨厌的,为了我们美好的爱情,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将别人踩在我们的脚下”时,我心中甚至起了反感。当男女主角站在船头,迎着风,朝着晚霞张开双臂时,我有了想狂笑的欲望……
总之,我们的感觉有些像,是吧。不同的是,我们对待这种感觉的态度。
我很接纳自己的感觉,当时还刚20来岁,也很气盛,有着很强的自恋,觉得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很了不起。所以,当看到周围人一个个落泪,乃至整个电影院都泛起一片啜泣声时,我心中隐隐还有了鄙视,觉得他们真是俗气,这种层次的片子就让他们哭得稀里哗啦。
相反,当你看到周围的人和你的感受不一样时,你质疑自己的感受,先是在电影院里演了一场小小的戏,制造了一点“眼泪”,以后在家中,也一而再,再而三地违心附和大家的意见,说这真是一部好电影。
如果将我们对《泰坦尼克号》电影的感受当作A,将我们对自己感受的态度当作B,那么,可以说,我们的A是相同的,不同的是B,我的B和A是和谐一致的,而你的B和A是对立的,B否定了A。
简单而言,我没有将自己的感受当作问题,所以我没有问题,而你将自己的感受当作问题,所以产生了痛苦、焦虑和不安等问题。
当A和B和谐的时候,它们就没有必要衍生新的矛盾,而当A和B彼此否定时,就会不断有新的矛盾生出。
譬如,你先是对《泰坦尼克号》电影有了感受,接着是否定这种感受并顺应周围人的做法,但你的感受仍在那里,所以你尽管试图顺应别人的世界,但你却不能投入其中,这样一来,你的痛苦不断循环下去。
B和A是相互对立的,但它们有没有可能也是和谐的呢?
仔细读你的来信,可以假定:A的深层动力源自你的内心,A是做自己,而做自己的含义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尊重并接纳自己的感受,然后由它指引着自己去行动;B的深层动力源自于你对关系的渴望,你希望融入一个个的关系中,或一个大的关系场中,被这个关系场中的人所接纳。
看起来,这是一对矛盾:A是做自己,B是融入关系。而你似乎将这一对事物视为不可调和的矛盾,要么就是否定自己融入关系,要么就是做自己而不能融入关系。同时,从你的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出,你非常渴望融入关系,假若通过否定自己能融入关系,你似乎会毫不犹豫地这么做。
但是,A和B真的是一对生死冤家吗?做自己和融入关系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吗?
或者,为了融入关系,就必须否定自己吗?
有没有可能,既可以做自己,又可以融入关系呢?
甚至,有没有可能,是那种最能做自己的人,反而最能融入关系呢?
每一种感受都是生命的恩赐
你读过我很多文章了吧,还记得《最纯的悲伤帮你告别悲惨往事》中的小女孩Z吗?小学四年级前,她拼命讨好同学和老师,却没有一个人喜欢她,小学四年级后,她再也不去讨好任何人了,她的朋友却逐渐多了起来,现在她的朋友多得不得了,是一个个性鲜明而又非常有人缘的女孩。
从她的身上可以看到,做自己和融入关系不仅不必非是一个矛盾,反而可以是相互促进的力量,越做自己,越容易融入关系,关系越融洽,越可以享受做自己。
感受能力是生命给我们的最大恩赐,每一个人的感受都是独特的、值得尊重的,那些看起来融洽得不分彼此的人,如果你仔细问他们的感受,你会发现,他们的感受总有着细致入微的差异,而这种差异,被大哲学家罗素和著名小说家王小波称为“参差的美”,他们认为,不是大一统令这个世界更美好,而是这些差异令世界更美。
或许,更好的说法是,我们生命最深处的东西是合一的,但具体到我们每个生命中,这合一的生命能量最终表现出不同的形状和色彩来。我们总渴望融入各种各样的关系中,但我们首先要沉下来去接纳自己独特的形状和色彩。
好像是,你看到了一万朵玫瑰花,想融入这个群体,但却忘了,你自己就是一朵玫瑰花,你先看到、接纳并爱上自己这朵玫瑰花,才能真正看到其他的玫瑰花,而他们也才能看到、接纳并爱上你,和谐的关系才会产生。
所以,请接纳你那些独特的感受,看《泰坦尼克号》时的“(除了)一点淡淡的忧伤,其他就没什么感觉了”,在聚会中,“你感觉不到由衷的笑意”,以及你的那些莫名的感受——“往往就在别人没什么感觉的事情上,我却会或哀伤难过得猛掉眼泪,或开心得笑弯了腰。”
你的这些感受,都是生命给你的独特的馈赠,接受它们,尊重它们,那么你会先找回自己的心,接着就能够更好地感受别人的心了,没有自己的心的人,怎么能去感受别人的心呢?
你想融入关系,你想做自己,这两种动力都是非常好的动力,而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同时在享有这两种动力,同时在感受这两种渴望,它们会在我们心中同时并存,我们要做的不是为了融入关系而消灭自己的感觉,或为了做自己而不屑于融入关系,而是同时既渴望融入关系又尊重自己的感觉,追求做自己而不否定对关系的渴望。
所以,当你为了融入关系而玩点小小的花样,譬如在聚会中“硬是跟着大伙儿嘻嘻哈哈瞎扯着”,你还可以顺着这条路继续努力,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在聚会中让大家更接纳自己呢?
假若现在再看《泰坦尼克号》,或许我的感受还是没有什么变化,但我的自恋会轻很多很多,不会再觉得别人俗气,就自己了不起。毕竟,每一种感受都是一朵绽放的花朵,没有哪一朵是唯一美好的。
作者简介:武志红,中国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用深度的心理分析剖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心灵的七种兵器》等畅销书。现工作于广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原标题:《心理诊室:我是一个怪怪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