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新生心理自助手册(七)--学习和应试篇
2012-12-20 15:03:50 来源: 作者: 【 】 浏览:
    21.如果你刚入学,对大学的学习感到不习惯,怎么办?
    这主要是因为你还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规律。
办法一:认知调节法。大学期间的学习和中学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成为学习的主要动力(而不是分数或升学压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的自由度加强(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自学能力成为决定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而不是主要依靠老师)等几方面。尽快地了解大学期间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并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办法二:咨询法。向老师及师兄师姐们请教、探讨。
    办法三:生涯设计法。大学的学习直接和未来职业有关,根据职业需要来调整学习态度和方法也是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的一条途径.因此可以不急于投入学习,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先行了解所学专业的优势、前景、职业要求,以及学校的有关政策、基础条件和教学服务设施等等,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特点和需要,为自己制定明确而详尽的毕业目标,年度计划和实施步骤。
    22.如果你一临近考试就会觉得紧张不安,怎么办?
    面对考试有适度的紧张心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进入状态。完全不紧张反而是不大好的。但是,如果紧张过度,不仅会影响学习效果,还会影响身心健康(如有的学生吃不好,睡不着,甚至引起神经衰弱、消化道溃疡等疾病)。
    办法一:预防性学习法。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害怕考不好,因此,平时努力学习,提高实力,从而增强自信心,是预防考试焦虑的根本途径。
    办法二:集体复习法。不要一个人孤单地复习,要尽量和大家一块复习。复习中的交流和大家在一起时“一体”感,可使考试焦虑大大缓解。
    办法三:节律复习法。不要临急抱佛脚、  “开夜车”;早点开始复习,制定好有规律的复习计划,按部就班,有张有弛,复习效率会大大提高,也会有效缓解你的焦虑心理。
    办法四:想象脱敏法。想象一下自己走进考场、而且答题答得很顺利,可以帮助你缓解紧张感。
    办法五:动机调节法。不要太执著于拿高分,适当降低一下期望值;或者不要把考试看成是和别人的比赛,而要看成是检验自己的一种手段。
    23.当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而烦恼时,怎么办?
    为成绩不理想而不开心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因此而成天感到沮丧、闷闷不乐,就过头了,不但对提高学习成绩没有帮助,反而变成学习的阻碍,甚至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
    办法一:认知调节法。要认识到,学习成绩是衡量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特别是在大学,学习成绩更加不具有决定性意义,评价一个人更重要的是看他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因此不要对成绩太在意。
    办法二:自我比较法。客观认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不要盲目和别人比较,而是要和自己比较,只要自己是在不断进步就行。
    办法三:各个击破法。闹情绪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把沮丧烦恼的时间全部用在学习的行动上才是根本出路,而且哪里行就集中精力重点提高哪里,你会发现事情会逐渐变化。
    24.当你为处理不好社会活动与专业学习之间的关系而感到烦恼时,怎么办?
    通常情况下,参加社会活动同专业学习不仅不矛盾,而且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如果你感觉社会活动影响了专业学习或者专业学习影响了社会活动,往往是由于你观念上还存在一些误区或者没能科学地安排精力造成的。
    办法一:认知调节法。和那些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专业学习的同学相比,你在专业成绩方面的确可能会打一些折扣。你只有树立全面发展的成才观,走出唯成绩论的观念误区,才能正视这一状况,恢复心理平衡。
    办法二:重点发展法。参加社会活动,不宜太泛,应只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和最适合的项目。
    办法三:时间管理法。科学合理地安排每天进行学习和进行社会活动的时间,而且要做到学习时就一心学习,不去想活动,活动时就专心活动,不要去想学习。
    当然,如果你确实很难将这种关系处理好,理智地放弃其中之一(一般是社会工作)也是明智的做法。
    链接:
    a.迁移效应
     在学习心理学中,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效应”。它有三种效应方式:
     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正效应;先行学习A 干扰和阻碍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负效应;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无任何影响,称为零效应。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注意有关迁移条件产生的条件,就会发生不必要的迁移现象,如,日本司机在美国开车,常发生困难,甚至出现车祸。这主要是因为在日本是“车左、人右”,而在美国却恰好
相反。当然,如果运用好迁移效应就可能产生下面的效果。如,在棒球队员中选拨出高尔夫球的集训队员;让会英语的人去突击学习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一般都有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这一理论给学习的启示是:
     一是要注意发现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处。
     二是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即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那些具有规律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三是要广泛地积累各方面的学习经验。
     四是要注意防止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定势。
    b.培哥效应
    在有些电视节目中,曾有人做过所谓奇特的记忆表演。一般都是在舞台上立一块黑板,然后随意让观众说出一些词语、数字、节目名称、公式、外语单词等等,并按序写在黑板上。表演者在这一过程中不看黑板,但他却能根据观众的要求准确地讲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内容,甚至还能把全部内容倒背出来。
    这种表演看起来十分神奇,其实只不过是运用了培哥记忆术,产生了“培哥效应”罢了。这种方法实际上并不难,它是自创一套记忆编码,比如,⑴——帽子,⑵——眼镜,⑶——围巾,⑷——衣服,⑸——腰带,⑹——裤子……并熟练地记下来,然后通过联想与要记的材料相连接。比如要求你记住这样几个词:⑴大象,⑵打气,⑶洗澡,⑷电风扇,⑸自行车,⑹水……这样你就可以把大象与固定编码的第一号帽子联系起来,联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顶帽子。要记住第六个词“水”时,把它与裤子产生联想——水把裤子弄湿了。
    通过这样的编码联想,记起来就不困难了。因为在联想时,我们有意识地把联想的事物放大,表象清晰而奇特。例如要记住第四个词——电风扇与衣服发生联想时,如果表象是电风扇吹开了衣服就很一般,但如果想象成电风扇穿了一件羽绒服,就非常奇特,这就更便于记住这一对象。
    培哥记忆术的固定编码有很多种,如按照自己身体各部分的上下编号,按进门后能看到的东西编码,按自己的亲朋好友的姓名编号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避免记忆的枯燥单调,使其妙趣横生了。当然,这种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去经常锻炼,并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联想奇特醒目非同一般。
    c.避免“羚羊的思维”
    为了达到你的目标,你必须避免那种被美国心理学家考克斯称之为“羚羊的思维”的东西。一次,考克斯和约翰一起进行一次凌晨穿越塞伦吉提大平原的飞行。景色非常优美,他们能看见大象、狮子和大群羚羊席卷穿过整个平原。“羚羊的数量这么大,真是一件好事啊!”他们的非洲导游注意到他们正盯着那一大群羚羊时沉吟道,“否则,这个物种很快就会灭绝。”           
    考克斯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笑了,然后指着一头停止奔跑的羚羊说:“你将会注意那头羚羊跑不了多远了。它们停下来不是因为意识到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思考,也不是因为它们累了,是因为他们太愚蠢以至于忘记了当初它们为什么要奔跑。它们发现了天敌,本能地逃开,开始向相反的方向跑。但是它们忘记了是什么促使它们奔跑,甚至有时候在最不适当的时候停下来。我曾经看见它们就在天敌旁边,有时甚至向某个天敌走过来,似乎它们已经忘记了这是否就是同一种在几分钟以前让自己惊惶失措的动物,它们就差冲上去说:嘿!狮子先生,你饿了吗?在找午餐吗?如果不是有一大群羚羊的话,我想这整个种群将在几个星期之内被消灭干净。”当时,考克斯在热气球里很容易去嘲笑那些羚羊,而在这次飞行结束以前,他发现自己有了一个很有趣的想法-在现实的商业世界中,他曾经见过同样的问题。  
    是不是有许多人有规律的举动让你想起那些羚羊呢?他们有不错的主意,他们为自己设立一个目标,而且为这个目标努力了一天或者仅仅半天。也许他们只是谨慎地四处溜达40分钟罢了。40分钟以后,他们发现他们并没有达到目标。然后他们就会对自己说:“嗯,这太难了。这比我想象的难多了。”接着他们就会永远停在那里一动不动。为了避免羚羊思维,你必须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坚持不懈地向它努力。你不想在路上停下来,而且当你的天敌逼近的时候,当然更不想停下来。当每天结束的时候,你必须好好总结一下,并且问你自己:“距离我为自己设定的主要目标,今天我又走近了多少?”如果你对这个问题的真实回答是,你今天没有为达到目标做出什么有意义的行动,也就是说今天你停在路上,那么你必须决心从明天开始让自己振作起来!
Tags: 责任编辑:ycy
】【 打印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新生心理自助手册(八)--恋爱篇 下一篇新生心理自助手册(六)---人际交...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